隨著近年5G通信、數據中心、AI算力等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對于光通信技術需求有著明顯的提升。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400Gbps以上的光收發模塊全球出貨量到2025年將超過3,190萬個,年增長率達56.5%。光芯片作爲光模塊産業鏈上遊的核心元件,性能直接決定光模塊的傳輸效率與成本競爭力,未來需求也將同步增長。
面對光通信這一具有較大發展潛能的市場,越來越多的LED産業鏈企業也基于現有技術或通過企業收購等動作,逐步切入到該市場中,爲企業發展尋求新動能。
就在近日,東山精密就宣布擬以近60億元的價格收購知名光通信企業索爾思光電,正式進軍光通信領域。
總投資59.35億元,東山精密擬收購光通信企業索爾思光電
6月15日消息,东山精密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公司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超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全球光通信模块厂商索尔思光电(Source Photonics Holdings)的100%股权,并认购其可转债,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9.35亿元。
根據公告,交易包含三部分:一是以不超過6.29億美元收購索爾思光電全部股份;二是以不超過0.58億美元收購其員工期權激勵計劃(ESOP)相關權益;三是認購目標公司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可轉債,用于其運營及償還現有債務。交易完成後,索爾思光電將成爲東山精密的全資子公司。
作为本次被收购的主体,索尔思光电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一家光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
索爾思光電在光通信領域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廣泛的市場布局,其主要産品包括光芯片、光模塊及組件,廣泛應用于數據中心、電信網絡及5G通信等關鍵領域,客戶包括全球互聯網巨頭和通信設備廠商。
目前,索爾思光電在美國加州,中國成都、常州、台灣地區均設有産品研發與生産基地。
從2022年銷售數據來看,索爾思光電在北美市場的收入占總營收達約50%,客戶包括谷歌、微軟等知名科技企業。而國內市場營收占比則爲35%,客戶主要包括華爲、中興等國內知名科技企業。
根據審計數據顯示,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索爾思光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32億元、9.75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4.05億元、1.57億元。
對于東山精密而言,本次收購索爾思光電,是其加大布局光通信業務的關鍵一步。借助索爾思光電在光通信領域的深厚的技術和市場優勢,東山精密有望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東山精密方面指出,通過本次收購,公司將迅速進入光通信領域,推動戰略布局升級,實現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與光通信等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同時,借助索爾思光電的技術和市場資源,進一步增強自身在全球電子信息産業鏈的競爭力。
目前,東山精密主要從事電子電路産品、精密組件、觸控顯示模組、LED顯示器件等業務。其中,LED顯示器件業務占比最小,2024年LED顯示器件業務的營收爲7.68億元,同比下滑35.48%,占總營收比重爲2.09%。
隨著LED等業務情況的下滑,近年東山精密業績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2年至2024年,東山精密的營收逐年增長,分別爲315.80億元、336.51億元和367.70億元。然而,淨利潤卻出現逐年下滑的迹象,2022年至2024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3.68億元、19.65億元和10.86億元。
面對淨利潤持續下滑的現象,東山精密通過積極地收購企業去尋找更多業務發展的可能性。
除本次收购索尔思光电之外,东山精密还在今年5月宣布子公司拟参与收购法国老牌汽车零部件承包商Groupe Mécanique Découpage(简称“GMD集团”)100%股权,提升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市场规模。
東山精密以外,還有哪些LED企業在布局光通信?
除了東山精密以外,實際上,聚飛光電、國星光電、乾照光電、兆馳股份、三安光電、富采控股等LED封裝、芯片企業同樣也正在布局光通信業務當中。
其中,在LED封裝領域,聚飛光電已在光通信領域布局多年,並在2023年參股矽光電子企業熹聯光芯,並與其積極開展業務合作。
目前,聚飞光电已在芯片级封装、光组件级封装、光通信模块、光引擎等高速率产品领域完成相关布局,其中应用于短距离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的 800G 光模块产品,正在与国内汽车企业共同研制开发中。
而封装企业国星光电方面也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提及未来将发展光通信业务。国星光电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优化布局,积极开展投资并购,推动各业务协同发展,在新兴产业方面,进一步拓宽 LED 应用领域,做强光耦、光电传感、智能感测等新兴产品,拓展智能座舱、智能视觉系统、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光通信、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和先进半导体封测业务。
而在上游 LED芯片企业在光通信领域的布局脚步普遍较快。目前,乾照、兆驰、三安、富采已在推广光通信芯片、器件、模块产品,并正在扩增产能以及加快研发更高传输速度的光通信产品当中。
如今,LED市場發展日益成熟,LED企業都在探索LED之外的更多發展可能性。隨著越來越多LED企業已通過參股、研發或擴産布局光通信領域,這意味著光通信正成爲LED産業鏈企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在未來AI、大數據時代下,光通信能否助力LED企業再次發展,仍需時間見證。
|